暢談本地創業 尋找適合投資者 —沈偉銓先生(天使投資基金會創辦人及主席)

沈偉銓先生是天使投資人及企業戰略家,現任美國上市公司企業戰略及融資總監,及包括天使策略跟投基金、天領資本策略等在內多隻風險投資基金的投資委員會主席。

2014年創立天使投資基金會,開創天使投資界中多種創新投資合作方式,包括推出無償資助計劃、免息創業貸款、全資創業培育計劃、收益約定分成、天使跟投擔保計劃等方式參與早期初創項目。

了解市場痛點最重要

天使投資基金會的創辦人Ivan接觸過無數初創項目,對本地項目和創辦人的特色都暸如指掌。Ivan指出香港部分創業家的看法比較主觀,喜歡從自己的角度出發思考,希望投資者能夠提供資金實現他們的理想,但卻忽略了市場需求和客戶群的痛點,未能突顯其項目的價值。

「初創項目必須察覺市場上的剛性需求,這類需求不少都是由政策帶動,倘若能在相關方面提供解決方案,對項目的成長有絕對優勢。創辦人必須代入用家角度了解痛點,並研究是否有代替品和其急切性,客戶又願意花費多少金錢購買解決方案?」所以,他在投資項目前都非常關注團隊成員對市場痛點的理解。

正因為市場存在不足,才造就商機的出現

「政策支援並不存在足夠與不足夠,而是在乎你的態度,正因世界上在各方面都存在不足,才造就商機的出現,讓企業家透過人脈、努力等方法滿足市場需要。」Ivan舉出了兩個例子,千嬉年代互聯網發展對香港傳統貿易行業帶來不少衝擊,互聯網使資訊變得透明,不少傳統中介人的角色地位被削弱,入行的門檻下降,市場競爭日漸加劇,營商環境變得困難;另一例子是成立網店,以前建立網店需要花很多時間撰寫網頁,現今可能只需要半小時,便可以透過不同的第三方軟件開店。同樣,入行的門檻下降,市場競爭日漸加劇,要賺取可觀收入必定要多花心思。所以,重要的不是配套有多完善,而是你是否了解市場需求,能否察覺到商機的存在。

本地初創項目要衝出香港容易嗎?

不少人認為香港本地市場狹窄,初創企業發展空間非常局限,Ivan則持有相反的看法。「香港處於一個非常有利的戰略位置,背靠祖國,人民幣在香港兌換方便,國內不少政策支援香港,內地項目要拓展到海外市場會先考慮香港,海外項目進入內地市場前亦會先在香港發生。香港的法規與海外相近,都是用普通法,語言方面同樣有優勢,只要發揮香港『超級聯系人』的角色,根據政策而走的創業計劃成功機會一定會大增。」他語重心長地指出,創業者的視野不應只局限於本地,而應該放眼全球,了解地緣政治、政策、體制、供應鏈等不同資訊,使項目能夠從小區擴展開去,甚至全球化。

因為香港只是一個細小的經濟區域,一般而言難免給人市場細小的感覺,但項目的成功取決於該項目能否在廣泛地區及應用,Ivan舉出仲裁平台為例,雖然設立於香港這個細小的地方,卻能服務來自全球的顧客。

亞洲投資人的特色

問及Ivan在投資項目方面有甚麼心得時,他希望大家先了解市場上存在哪種投資者。首先是傳統投資者需要低風險高回報;企業投資者追求對企業可以產生的潛在價值的項目;天使投資者在香港則比較少,他們一般投資在與自身業務並無直接相關的項目,透過過往天使投資經驗,發掘項目的潛在價值;最後是機構投資者傾向投資某獨特範疇的項目,利用龐大的團隊分析項目的價值。

「亞洲投資人的特色是保守傳統、家族企業多、資源人脈豐富。他們追求風險低、回報高、回報快的項目。」Ivan表示不少投資人看待投資初創項目為其中一種投資工具,但因為市場上的投資工具繁多,多數成功獲得投資的也是已精確計算回報率、風險較低而回報率相對較高的項目,而針對希望改變市場生態、底層技術的項目的投資人數量很少,

「不少家族企業投資者希望引入創新項目以維持企業可持續發展,其中一個方法是增加投放資源在研發方面,又或者直接地併購技術並融入現有產品,增加銷售價值及競爭力,他門傾向投資專利項目,倘若初創項目沒有包含創新科技或專利元素,成功對接這類投資者的機會不大。」

天使投資基金會發掘項目的特色

「我們一般發掘一些非常早期的項目,甚至是在項目團隊尚未察覺項目存在的『項目』,就如剛才所說,部份初創團隊的項目發展方向比較主觀,並未考究到市場的需求和痛點,未能發揮團隊及項目的可能性,而天使投資基金會則幫助他們發掘團隊的潛在價值,並整合到其他有協同效應的資源,變成一個有價值的項目。」與傳統投資方式不同,傳統投資是需先有創業者萌生創業意念,撰寫計劃書及產品原形,再尋找投資者;Ivan指出基金會發掘出來的「項目」多數是由幾個項目的核心組合而成,再由基金會作出領投,基金會會同時兼任創辦人及投資者,一同塑造項目價值。

如何尋找非常早期的潛在「項目」

Ivan提出了兩個方案,首先,透過創業支援計劃,先資助後投資的特色,邀請中小企及有創業想法的人申請資助,這個計劃不需要轉讓股份,只需要提交支出預算,基金會會從當中了解項目的核心價值,再協助他們與其他項目資源結合,成為新「項目」;此外,基金會在全球60個聯合孵化基地支援孵化項目,一方面幫助孵化基地吸引項目駐場,另一方面亦能幫助基金會發掘「項目」。

「基金會的定位是資源整合,將項目的價值提煉出來,幫助雙方定立合作框架,股權結構及激勵方案等,基金會整合而生的項目其產品、客戶、技術已經準備妥當,收益很快便會出現。基金會投資的項目另一個特色是項目多數擁有一些剛性需要或壟斷,配合到產品供應鍊,所以項目很快便能產生經濟收益。」

顛覆天使投資界

因為市面上可以整合的「項目」數量有限,所以基金會去年推出另一個名為天使投資擔保計劃,擔保投資人最高70%的風險,投資人先算項目並作出投資,兩年後如果他覺得該項目因任何原因而失敗,基金會將回購70%的股份,成為其中一個退出方法,此舉吸引不少投資人把項目帶給基金會。因為過去一年擔保計劃非常受歡迎,所以去年亦投資了一個創業大賽品牌StartHub,舉辦不同的創業大賽,增加接觸投資者和項目的機會,減低發掘項目的成本。

Ivan帶領的天使投資基金會在香港積極籌辦大型活動,今年四月基金會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的ICT Expo 與春季電子節之間的Startup Zone舉行了一場精彩的「Starthub 香港科技創價大賽」。「針對來自海外的買家及賣家,我們留意到很多初創項目的產品原型已經完成,但缺乏首位投資人或第一批買家的幫助進行量產,市場會告訴我們產品能否吸引買家,吸引投資者投資,再由基金會進行擔保,倘若投資失敗時進行回購。」

然後在五月,基金會又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香港企業資本對接大賽,大賽亦是IPIEC GLOBAL 2018 的香港區分賽,與22位國家項目代表在中國廣州總決賽爭奪10萬美元現金大獎。「透過大賽,希望可以發掘及表揚一些有意投資初創從而帶動創新的企業,同時亦發掘懂得借助企業資源加速發展的初創,兩者之間產生的協同效應,加強中小企的創新動力,加快初創累積經驗及吸取客源的速度,促進企業與初創互相合作的可能性。」

Ivan對下半年的展望

在未來數個月,Ivan將致力推動不同對接活動,在6月到11月期間將與中小企總商會合作進行6場初創及中小企對接活動,為雙方增加對接機會,促進在資金、合作、客戶群、組合新產品等方面互相合作。同時他亦希望協助一些香港企業,或從國內來香港成立的企業拓展一帶一路市場,配對當地市場策劃機構或商會,與他們一起制定切合當地市場的發展方案,並協助他們申請BUD企業支援計劃資助,一半資金由政府補貼,另一半資金則會安排路演活動以配對投資者,讓投資者可以參與一帶一路最早期的拓展。

最後,Ivan寄語投資者及企業在任何時候都需要創新,並在享受不完善的市場中尋找商機,假如當有一天市場已經飽和至沒有痛點的時候,商機亦都不復存在了。

Text: Lucas Mo
Photo: Janny Ho